地址:青岛市城阳区308国道397号
电话:0532-87721717
传真:0532-87721717
邮箱:zrdgroup@zrd.cn
网址:www.zrd.cn
感谢有你千万同行 一汽大众华北区回馈季
2014年12月,一汽大众迎来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,成为国内最快实现这一目标的合资企业。自1991年2月6日成立以来,一汽大众在23年的成长历程中,展示了其进步力量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精神,体现了其积淀深厚的先进理念。
鉴往知今,有太多的成长故事可以分享,有太多的感人时刻需要铭记,也有不少的困难挫折触动心魄。23年来,一汽-大众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,作为产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,在产品、管理、研发和营销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,推动了企业价值与品牌价值的升华,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成果。
谁支撑着“一汽-大众速度”
1991年11月,一汽-大众CKD临时焊装线焊接出第一辆捷达A2轿车白车身。12月5日,第一辆捷达A2轿车正式组装下线。从这历史性的一刻开始,一汽-大众不断发展壮大,以惊人的速度展示着企业实力。从建厂当初的一个品牌一款产品,发展到现在的奥迪、大众两大品牌11大系列产品——奥迪A6L、奥迪A4L、奥迪Q5、奥迪Q3、奥迪A3、迈腾、CC、速腾、宝来、高尔夫和捷达轿车,每款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销量都是其细分市场里的主导产品。
仔细观察一汽-大众的成长过程会发现,从1991年到2004年,一汽-大众实现了第一个100万辆,在这之后,其销量纪录频频被自己打破。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只花了3年时间,从200万辆到300万辆、从300万辆到500万辆,分别只花了两年时间。2011年到2014年,一汽-大众用业内最快的速度,实现了500万辆到1000万辆的飞跃。
今天的1000万辆来之不易,它凝聚着一汽-大众近3万名员工的心血,也凝聚着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坚定支持与持久信任。作为国内实现这一目标用时最短的合资企业,“一汽-大众速度”并不仅仅体现在“快”上,更体现在其核心竞争力上。支撑“一汽-大众速度”的最坚实基础,无疑是“创•享高品质”的品牌理念,同时也是“造价值经典汽车,促人、车、社会和谐”企业使命的准确抵达。
目前,一汽-大众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0%,这也意味着,市场上每卖出10辆车,就有一辆是一汽-大众。成绩固然喜人,但仅以“量”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绩,并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。一汽-大众总经理张丕杰认为,卓越的企业在创造自身利益的同时,也要为社会、经济和环境资源做出贡献;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,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的发展承担了多少责任。
在过去的五年中,一汽-大众的可比综合单车能耗降低了15%。2013年,一汽-大众各车型的平均油耗达到7.17L/100km,每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至170.6g,所有车型均达到燃油经济性第三阶段限值要求。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油耗,一汽-大众投资EA211发动机项目,目前投资金额已达1.67 亿元。
以创新为源动力,“2020战略”冲刺提速
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步入年销2000万辆大关,而2014年也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点。从互联网、大数据到新能源,再到汽车电商与金融创新,传统汽车人的思维需要改变,汽车企业也需要转变思想,迎接变革。对于以“创•享 高品质”作为企业核心品牌发展理念的一汽-大众来说,创新是其持续成长的动力,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。
2013年,一汽-大众对技术开发部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,将技术开发部原来的1级部门提升为0.5级部门,提高了研发团队在公司中的地位。当年,一汽-大众研发费用达到16.85亿元,累计完成研发投资达到4.7亿元,研发人员队伍已达到1156人。
新能源方面,一汽-大众首次将国产化电芯匹配到高尔夫7 PHEV上,完成高尔夫7 PHEV匹配国产化电池系统、宝来GP增程式电池载体样车、AMT机电混合变速器及国产化电芯认证等工作。
目前,一汽-大众已经拥有涉及电池、电机、整车控制的新能源人才队伍,积累了新能源汽车试验方法、手段和流程,获得了30余项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专利,正在申报的还有数十项。它不仅体现了一汽-大众的前瞻思维和环保态度,更体现了其对新能源技术的掌控和整体研发实力的进步。
在1000万辆销量达成前夕,一汽-大众发布了“2020战略”。目标是到2020年,年产销量实现300万辆。此外,在品牌影响、盈利能力、渠道建设等方面,一汽-大众也进行了明确规划。
在一汽-大众看来,在过去23年的发展中,其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建立信任和品牌认同的阶段,下一步,一汽-大众将重新标定其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品质高度和领军地位,赢得国内汽车消费者的长期信赖与青睐,为未来10年到20年描绘出美好蓝图。
秉持着创新图变的精神,坚守着“人、车、社会和谐”的愿景,一汽-大众站在了1000万辆的起点上。一汽-大众深知,只有源源不断地输入“正能量”,展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,企业才能平稳快速的成长。未来的竞争将是品质力和品牌力的竞争,也是创新力的竞争。